筹备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之一,是如何用镜头描绘景德镇瓷器。在城中的陶瓷店拿起一只茶盏,总免不了要凑近细看——时而拿起端详釉色,时而透光揣摩纹路。比起博物馆,艺术馆的妙处正在于此:指尖触碰与视觉沉醉的双重体验,最是令人着迷。与其说是冲动消费,不如说是情感共鸣——看看手机上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就知道,这绝非冷静克制的爱好。
但难题在于:如何让手中空无一物的人感同身受?如何传递精妙纹样带来的震撼?又该如何诠释那些看似寻常的杯盏中,形制简约却暗藏匠心的美学密码?
此刻若在百度上搜索“景德镇瓷器”,结果颇耐人寻味:旅行博主的摆拍、媒体报道和各大拍卖行宣传占据主流,仅存的瓷器单品影像也多是博物馆或学术出版物为存档而拍的“证件照”。
![[googe chinese ceramics.png]]
---
这些博物馆和出版物中的“证件照”,一般遵循特定美学标准:物体正对镜头、光线均匀中性、背景纯色素净。这种摄影流派追求客观性与可复制性,却无法避免的在过程中消弭了器物应有的灵气与美感。
景德镇瓷器值得更生动的表达。长途飞行正是构思创意的绝佳时机。当我端详着随身小盒里易碎的陶瓷战利品,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各种设想:如果这样拍行吗?那样可行吗?如何才能捕捉到......?
下方展示的成片是我历经漫长探索而得的成果,具体创作过程将在后续更新中详述。作为开场,先来感受这种蜕变:
从这种常规视角:
![[Update 1 p10.jpg]]
到这种生动表达:
![[Update 1 P3.png]]
---
![[Update 1 P4.png]]
亲临佩特拉古城、金字塔或吴哥窟时,你定会被其宏大规模震慑,惊叹于人类究竟如何创造这般奇迹。巨型建筑的魅力正在于此。而这次,我想玩“比例游戏”——当我们将不足3厘米高的茶杯置于这样的视角呢?(注:当前所见皆为高清原图的压缩预览)
![[Update 1 P1.png]]
![[Update 1 P5.png]]
---
在数码相机时代,分辨率即是王道。至少当我们想要洞悉一件器物时确实如此:透过像素窥见笔触间的匠心独运,捕捉釉料与窑火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化学反应,解密那些在微观尺度绽放的意外之美。
![[Update 1 p7.png]]
![[Update 1 p14.png]]
![[Update 1 p12.png]]
---
Tim
新加坡 | 08-02
译者:王诗音
[[第二章]]